教育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1-12-22 11:28:27 点击:6503

贯彻中央部署展现担当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实效

教育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见习记者 张欣

    ■聚焦点·“办实事 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见习记者 张欣)记者从教育部今天召开的首场“办实事 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教育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彻中央部署展现担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取得实效,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突破,教育信息化为民服务取得新进展,教育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教育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要有六项工作举措:一是系统谋划部署。从部党组、司局(直属单位)、党员干部三个层面协同推进。二是建立重点清单。明确了12个部党组层面重点事项,确定了司局和直属单位135个重点事项,确定了年内完成的17个重点民生项目。三是机关带动战线。部党组成员全员参与,牵头负责重点事项推进落实。向31所中管高校和49所教育部其他直属高校派出12个指导组入校开展指导工作。组建16个督查组督查“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运用“互联网+教育督导”举报专栏收集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的举报信息。四是持续统筹调度。及时跟进工作进度,交流经验,推动落实。五是强化沟通协调。坚持左右协同、内外结合,组织多方密切配合、联合攻关。六是加强成果宣传。组织各单位总结实践活动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新闻、简报等方式持续宣传推广。

这些举措的不断落实落地,使教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续梅介绍,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贯彻中央部署展现担当。扎实推进“双减”工作,19个部门组成“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已出台20余个配套文件,基本建立起“1+N”政策制度体系。校外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校内服务有效提升,课后服务全面铺开,家长接送之“难”、学生看护之“忧”得到了有效解决。实施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推进行动,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咨询教师和辅导员进行广泛的专题培训。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组织开展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1400余万名职业院校学生、5.2万余家企业参与。

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取得实效。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等8个专项行动,实现平安高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202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保持总体稳定,稳中有升。加强对留学人员关心关爱,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方式,持续强化防疫指导、物资保障、患者救治、心理支持、困难帮扶,保障留学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及合法权益。

三是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突破。教育评价改革稳步推进,配套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破除“唯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等重点任务初显成效。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推动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观念。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打出专题部署、及时约谈、逐级督办等“组合拳”,在工资收入、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

四是教育信息化为民服务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各级地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重点关注“三区三州”,现已接入上线各级平台233个。加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建设,已完成制作并上线8603课时的课程资源,精心打造“同上一堂课”,每天播放共10小时高质量小学全学段直播课程和初高中备考总复习课程,满足了网络欠发达地区的1.44亿农村家庭学生上好课的需求。建设教育考试电子证书系统,先后上线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电子证书服务。共发布电子证书(成绩单)超过1000万张,为考生提供了丰富完善、绿色便捷、安全可靠的“互联网+证书服务”。

五是教育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过渡,组织65个单位对口联系西部10省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启动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工作。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对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使用等方面进行整体性、链条式设计,加大对高校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攻克“卡脖子”难题,聚焦国家安全、产业安全、人民健康等关键领域,进一步凝练梳理制约创新链、产业链的“卡点”问题,支持相关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攻关战略布局。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