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民众期待为教改注入活力

作者:lanke 时间:2019-03-04 13:32:28 点击:5656

在两会已经开启之际,教育话题持续升温。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教育、就业、创业、生育、养老、医疗、住房、环保和司法等九大议题中,教育(79.8%)是受访者最期待的两会议题。无独有偶,日前启动的2019年人民网两会调查也显示,“教育改革”排在热词榜前列,其中“中小学生减负”最受关注,随后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差距”。

盘梳多年以来的全国两会,教育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仍是如此。其中原因,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关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在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语境中,教育成为热中之热的议题因此可谓顺理成章。

教育话题包罗万象,每一个“分话题”都凝聚着丰富民意,每一个“小枝叶”都蕴含着深刻内涵。从提高教师待遇到防治校园欺凌,从中小学生减负到师德整治,从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再到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每一个层面都受到公众的强烈关注,呼应着时代脉动,标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众所关心的也正是代表委员所聚焦的。比如,一位在教育领域深耕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两会似提交20份议案、建议,有关教育领域的占到12件,超过半数。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老少边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他的提案是《关于在老少边地区增设教育部直属高校、加快教育精准扶贫步伐的建议》。

无论议案还是提案,因为汇聚了民意而格外厚重,颇具含金量。事实确实如此,代表委员准备议案、提案的过程,是履职尽责的过程,更是与民众良性互动的过程。不难发现,议案、提案是写出来的,更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不深入民众之间,不与民众交流,不表达民众心声,就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议案、提案,也就不可能履好职、尽好责。

“民众的立场、建设的态度、专业的精神”,这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总结出的经验。短短十几个字,让人看到了责任担当与价值取向。没有民众立场,就辜负了代表身份;没有建设态度,就缺乏诚意;没有专业精神,也很难承担使命。有了这三方面合力,代表委员在走入两会殿堂时才能充满信心、不负所托。

教育改革是一项艰难而系统的浩大工程,每一步的稳健推进都需要科学擘画,需要集思广益。从这个角度看,代表委员带着沉甸甸的议案、提案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不仅可以更好地回应民众期待,还能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教育改革爬坡过坎,取得更明显的成效。而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履职不只体现在议案、提案上,还体现在始终呼应民意,将会场外的民众呼声在会场中放大,让民众的声音更嘹亮。同时,代表委员也有责任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输送”到民众心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委员的教育改革建议均获得积极回应,不仅让教育改革更见成效,也助推社会进步,让民众更有获得感。比如,去年两会,有政协委员在《关于推动我国乡村儿童阅读事业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尽快在教育部门中明确阅读推广责任。去年5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加强乡镇中心学校图书馆建设。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点滴进步都让人欣喜。

置身于新时代,代表委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他们履职的场合也不止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背后,站立着近14亿中国人民。只要集纳民众声音,以高度的责任感发挥自身作用,就能推动教育改革再上新台阶。(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王石川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