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占营: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22 19:28:17 点击:7990

微信图片_20180817121256.jpg

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高职院校发展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从关注规模扩张转向强化内涵建设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强化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主线,以提供公平有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核心目标,探索形成与政府、市场的新型关系,强化专业群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教学科技服务质量建设范式,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

一、多主体的治理体系:探索政府、院校和市场新型关系

“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多主体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速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主体治理体系,必须强化政府统筹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院校办学自主权,理顺和明确政府、院校、市场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权责利,探索三方协同的新型关系。

 (一)明确并落实政府的推动作用

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宏观调控有度”职责,着眼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度、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做好保基本、促公平的分内事,着力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基本制度和政策环境。如各级政府应继续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并逐年提高实际拨款水平;完善地方财税、土地、金融优惠、教职工编制核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兼职教师聘任等制度;制订和执行专科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本科高校建设标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等;强化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注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新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在异地设立分校和院校升格),逐年压缩本科高等院校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二)推进并激活市场的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是与市场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市场要素与教育要素的深度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企业需求为指引提供技术服务,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职业教育应引入市场机制,按经济规律办事,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健全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为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预留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或二级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拓展其发展空间;对于师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发明创造等成果,与企业合作转化的,可按照法律规定在企业作价入股;鼓励民间资本与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合作等。

(三)巩固并提升院校的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要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自信,履行内涵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章程建设为抓手,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面向市场履行法人主体职责,依法治校,自主办学,不断提高理性选择和决策能力,激发办学活力。高职院校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用好专业设置机制、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设立由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发挥好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完善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分配机制。

二、专业融合集群模式:主动适应需求变化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办学职能需求都发生了转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探索生产、教学、研发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和功能耦合,以专业群建设为突破点和着力点,抓好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要从市场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入手,变革教育资源组织方式,创新产学研协同模式,尊重办学积淀、立足服务面向、对接产业结构,确定合理的专业群构建原则和方式,厘清群内专业间的关系,明确管理运行方式和评价机制。

(一)定位关系:明确专业群的构建逻辑

 明确专业群建构逻辑就是要确定组建哪些专业群,并理顺群内专业结构关系。高职院校须重点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的契合度,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是“多对一”的方式对接产业,确定专业群组建方向;高职院校既要充分考虑群内各专业的共同行业背景、服务领域、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确保专业群在教学组织实施上的相对稳定性、普适性和通用性,又要考虑群内各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和培养目标,确保专业群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时的相对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还要能够促进群内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以核心专业为基础构建专业群、基于专业大类构建专业群、依托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SWOT分析,构建专业群或以其他方式构建专业群。

(二)优化资源:确定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

组建专业群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群内各专业资源不足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训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其中,核心是课程资源。群内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是立足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和专业课程体系需求,从专业群的共享平台中获取优质课程资源的过程。与单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相比,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必须妥当处理整体和局部、共性和个性、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深入研究专业群课程组合的范围、类别和方式,分析专业群内课程教学内容的共性和个性,以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上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同时,可借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三)凸显灵活: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专业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人、财、物的统筹,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实施好、组织好、衔接好专业群主要建设内容,突出“群”字特征,实现“1+1>2”的目标,形成集群优势,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组织形式。同时,存在于专业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固有模式也是资源共享的一种障碍,拖慢了专业群对外界的反应速度。要增强专业群的灵活性,首先应将专业群作为基层组织,具有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集成功能,并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其次要打破现有层级管理框架,构建矩阵式管理、事业部制等弹性较大的组织形式,对接企业的管理,增强高职院校组织灵活性,体现发展差异化特征。

(四)成效表征:形成导向清晰的评价机制

从关注单个专业建设转向关注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变革教育组织方式的自我革命,因此,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必要明确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表征,形成导向清晰的评价机制。一是体现产业适应性。产业适应性是专业群建设在宏观层面的成效表征,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根本体现,需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以及构建方式的适应性。二是体现灵活开放性。灵活开放性是专业群建设在中观层面的成效表征,是专业群组建逻辑和结构的内涵特征。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瞬息万变和交叉融合势必引发现有专业的解构和重构,这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要求专业群在结构和机制上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形成与产业变化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三是体现集成协同性。集成协同性是专业群建设在微观层面的成效表征,是专业群建设内容和目标的内在动因。资源共享的高度、深度、广度与共享机制是评价专业群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由此带来的教育基层组织的变革可能完全改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生态。

 三、质量建设多维推进:关键要素寻求变革

质量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深入开展“课堂革命”、创新双师培养机制、推进教学与科技服务质量建设、构建内外共治质量保证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质量的关键内容。

(一)深入开展“课堂革命”,强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深入开展高职“课堂革命”,需要强化课堂阵地意识,树立职业教育大课堂理念、优化课程供给、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信息化水平。“课堂革命”是一场心灵革命,是一场内容、方法和技术的革命,是一场服务与管理的革命。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教,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校企联合开展课程建设,及时将新技术、新模式、新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改革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供给;高度重视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加快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拓展教与学的时间空间;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信息素养;合理采用虚拟现实、虚拟仿真等手段,有效破解“看不见、进不去、动不了、难再现”的实践教学难题;加强教学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实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创新“双师”培养机制,强化专业教学团队的“职业性”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渐进性的内在特征,需要教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因此,师资队伍是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的关键。要探索建立教师准入标准,专业教师除了学历要求外,还应明确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要求。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优化培训方式,为教师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支持。突破传统教研室管理模式,结合专业群建设鼓励教师紧跟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前沿,灵活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聚焦发展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主导的教师,每名教师都有擅长的方向,从而形成错位发展、各有所长、能力互补、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探索“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培养模式,校企协商在学校设立“双师教学岗”,对应在企业设立“双师生产岗”,建立岗位互通机制,通过校企互派互聘,促进专兼教师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实现“双师双能”。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推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强化技术研发和教学转化

 高职院校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就是以提升能力为基础,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共建共享为路径,建立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机制。第一,要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高职院校应高举科技研发大旗,将科研重点放在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咨询等方面,重点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技术反求、技术转移、技术改良、技术革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第二,要用技术研发反哺教育教学,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高职院校不能仅仅满足于跟跑行业企业发展,仅将现行的生产流程、工艺、设备复制到教学中,而应当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企业、走进生产一线,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使高职院校逐步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伴跑者”,甚至是“领跑者”,以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改变校企合作“一头热”的局面,更有利于企业生产实际案例转化课程教学资源,使学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四)建立多元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质量共治新格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与生存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高职院校如何实现院校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新格局,推动高职院校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第一,构建内部质量自治体系。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为依托,引导高职院校提高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契合度,加速改造传统专业,大力扶持新兴专业,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入口;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基础,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的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过程;以对用人单位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和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依托,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开展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工作诊断改进试点,倒逼高职院校相应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出口。第二,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是建立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公众信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应从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足度这两个维度,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政府履责、服务地方、国际影响等方面,向社会做出质量承诺,体现学校对提供教育服务水平的承诺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的决心和信心,并接受社会、行业企业、学生及家长等社会各方的监督。同时逐步提高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读性。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与反思,从数据背后深挖存在的问题。第三,完善政府监管制度。以《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为依据,建立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注重发挥行业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企业、用人单位等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推动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四、职教开放的多元格局: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质量和产业支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沿线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也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高职院校要融入世界职教话语体系,必须进一步梳理高职教育“中国经验”,构建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形成高职教育“中国方案”,奏响“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的国际化办学三部曲,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国职教品牌。

(一)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

“引进来”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传统形式。新时期,高职院校“引进来”应坚持优质与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标准、数字化教育资源等,通过转化使其成为“为我所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提升合作的层次、水平和内涵;选择专业相近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为师生的国际化素质的培养以及跨国升学就业等提供便利,促成中外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二)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

 “走出去”正在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应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沿线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和合作,助力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和培养模式优势,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境)外合作办学,探索学历学位互认机制,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符合中国企业用人标准的本土化人才。

(三)国际影响力“再提升”

 “再提升”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新时期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要服务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高职院校应主动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尤其是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政策;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打造职教教育的中国品牌,逐步扩大境外学生来华学习的规模,并建立质量保证机制。通过以上路径的探索,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强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市场—院校三元协同的新型关系正在取代传统的政府—院校的二元分立结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自主调节和院校主体作用亟须巩固;打破专业界限,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成为新趋势;教学与科技服务质量建设及其质量治理机制依然是核心命题;国际化内容框架与实践路径亟须调整,配合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影响成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总之,新时期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需要继续坚守提升质量的核心目标,贯彻推进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牢牢把握高职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找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在强化内涵建设进程中真正办出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8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