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涯规划 寻找最适合的选择

作者: 时间:2022-06-30 11:48:24 点击:6343

张筠

高考成绩陆续发布,考生和家长随即进入下一个“赛道”——高考志愿填报,选择符合心仪的大学和专业。

高考不但承载着一个考生的前途,更是寄予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要“看见”未来的自己。从人的发展来看,高考志愿关系考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如果考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就有可能会对所在的学校或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或不适合,甚至出现厌学、退学、就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过去就曾有个别高分考生入校后退学复读而引发舆论关注。

同时,如果考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不满意,毕业后还有可能面临着转行,势必再次花费时间、金钱等更多的成本,给考生和家庭增添新的负担,而且新领域的专业性越强,涉及转行的成本也会越大。即便不转行按照所学的专业顺利进入职场,由于其所从事的职业自己不是那么感兴趣,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后续发展,甚至出现人力资本错配。

加之,随着更多新高考改革地区迎来“首考”,志愿填报也采用全新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由于往年志愿填报数据参考价值变低,一些考生和家长显得无所适从甚至盲从。并且,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也是首次面临高考志愿填报,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已经相当便捷,但做到精准对位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战。

客观而言,高考志愿填报从当前来看仅仅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但是从长远看则是制定最佳生涯规划方案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做好志愿填报是高考后每个考生都应该做好的必答题。它既是考生升学的一次选择,也是发现自己、正视自己、进行未来选择的良好契机,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这项工作“承包”或“委托”给他人。因为,考生的兴趣、爱好、未来选择永远无法被“委托”,更不可能被“承包”。

考生和家长需要明白的是,志愿填报属于个性化选择,只有科学研判、识变应变,才有可能作出更为合理的决定。

一方面,要辨识最新的高校专业之变。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些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点将列入相关高校本科招生计划,这些专业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我国应对经济挑战的重大调整。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处理好自身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好国家与时代发展之急需和紧缺专业的填报,既有利于未来自身择业就业,也契合了国家发展大局,实现“小我”和“大我”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理性认识冷热专业之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当下的热并不等于四五年毕业后还热,甚至可能“入学是热门,毕业成冷门”。正是因为热门,现在报考的人多,毕业的时候,也可能供过于求,竞争可能更加激烈。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专业迅速走红;到了21世纪初,建筑土木、计算机等专业受到“热捧”;进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大数据等专业成为热门,加速了风口的漂移,当下大热的技术也许三五年之后就会“失宠”,仅把“钱”途作为衡量志愿选择的指标显然失之偏颇。

同时,考生也要在志愿填报中“看见”自己。要克服盲从心态和“捡漏”思维,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以自己的兴趣、能力为基点,综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职业资源以及高考分数等因素,明晰自己未来的职业空间和目标追求,根据高考分数与院校匹配原则,稳慎制定属于自己的志愿填报方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或专业。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教评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