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201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和就业大环境,如何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以应对未来市场的需要?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避免自己从事的工作在未来被取代?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评论”,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评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呈递增状态。据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由于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被动状态。从学校类型看,部分新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从学科类型看,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传统文科专业就业相对较难。从就业群体看,部分女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就业渠道相对较少。从就业实践看,高等教育重理论培养轻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欠缺,难以对接用人单位“工作经历”“从业经验”等需求。从教育自身看,主要是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社会大环境看,主要是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用人环境还有待改善,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了给高校毕业生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各级政府部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给予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切实保障。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得益于改革持续释放红利,得益于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得益于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健全,长期困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初步缓解,并不意味着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了,也不意味着就业工作可以安枕无忧了。实践表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有业难就和无业可就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如何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以更大力度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放大改革创新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而促进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好就业等基本民生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做出更大作为。长远看,提高就业工作质量,重在建立就业工作衔接机制,各级政府部门接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下活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盘棋。政府要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教育部门要着力解决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引导工作,人社部门要重点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指导服务工作,社会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其他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切实做好跟踪服务,多方联动、凝聚力量化解就业难题,使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
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固然重要,高校更应将此事作为工作改进的契机,大力加强学生的能力建设,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是从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并最终要接受时代的检验。高校服务社会,必须不断调整自身,按教育规律办事,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否则,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难以保证,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也便无从谈起。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2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