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双星陨落 精神不灭

作者:lanke 时间:2021-05-23 22:33:17 点击:2027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30 — 2021

“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 1922 — 2021

稻香四海 国士无双

农学师生沉痛悼念袁隆平

本报5月22日综合消息 今天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他还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000公斤左右。

噩耗传到袁隆平担任荣誉校长的湖南农业大学,全体师生愕惋相加,陷入无尽悲痛,大家挥泪表示,将永远铭记袁隆平院士寄语农大师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的八字箴言,化悲痛为力量,秉承遗志、接续奋斗,努力完成“袁校长”未竟事业。

“袁隆平院士是湖南农大师生永远尊敬的‘袁校长’‘袁老师’。”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院士表示,农大师生将继承和发扬袁隆平院士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精神,牢记强农兴农使命,为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不懈奋斗,努力完成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未竟事业。

“袁隆平院士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曾经在袁隆平院士身边工作33年,得到他精心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农业大学,不负袁隆平院士的遗愿和嘱托。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和引路人,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标杆和榜样!”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唐文帮说,自己长期受到袁院士的鼓励和教诲,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的科研基地以及新成果推广示范现场,都留下了袁隆平院士的身影。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直激励我们前行,我们后辈定会秉承他的精神,在广袤大地上接续奋斗。

刘建丰、邓化冰是袁隆平院士所带的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和博士后,回忆起袁老师生前的点拨、鼓励和支持,“能在田间接受袁老师的实地指导是我们最期盼的事情”,今后将继承和发扬袁老师百折不挠、献身农业的精神,潜心科研,为实现袁老师的梦想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回忆起与袁隆平交往的点点滴滴,难掩悲痛之情:“袁先生的去世让我们倍感痛心,同时我们这些还在工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身上的担子也更加沉重,但是我想所有同仁都会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袁先生的脚步,继续向前,定会用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奋斗,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科技创新团队青年教师彭廷曾参与过袁隆平在河南信阳开展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项目,“作为水稻科研上的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以袁隆平院士对于水稻产量不断提高的‘执念’为引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担起强农兴农使命”。

(记者 阳锡叶 张利军 通讯员 徐鹏 庹炼 周红飞 谢东明 陈玺)

(题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新华社发)

肝胆相照 国之脊梁

母校师生深切缅怀吴孟超

本报武汉5月22日讯(记者 程墨 特约通讯员 王潇潇)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

吴孟超5岁随家人移居马来西亚,在家庭教育和当地爱国华侨影响下,少年时代就怀有真挚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报国之志。

1940年正值国内抗战紧张时期,年仅18岁的他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参加抗日,因战乱无法赴延安,遂进入同济大学附中学习,决心“读书救国”。1943年考入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在华东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70余年行医生涯里,吴孟超勇闯生命禁区,开拓我国肝胆外科学,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的成果,成为一代医学传奇。吴孟超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4年获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1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

70余年来,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过人的魅力风范,谱写了一段段济世苍生的人间佳话。他坚持人民至上、视患者如亲人,用双手常年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先后完成1.6万多台肝胆手术,成功救治近2万名患者,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欢笑、温暖和希望。他坚持为部队官兵服务,遇有军人住院,不管是将军还是战士,都要去病房看看、问问病情、唠唠部队的训练生活,如有军人需要开刀治疗,只要时间允许一定亲自参与手术。他坚持甘为人梯、提携后学,将个人获得的1000余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用于资助培养中青年优秀医学人才,先后培育研究生260余名,一大批学生成长为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他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古稀之年仍多次参加“健康军营行”“医疗服务海疆行”等活动,耄耋之年还坚持每天按时上班、深夜下班,特别是90多岁依然在手术一线救死扶伤、言传身教,成为一个时代的丰碑和榜样。

吴孟超逝世的消息传来,母校同济医学院校友群、师生群陷入无限悲痛。大家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前辈而惋惜,为自己拥有这样优秀的校友而自豪。

师生纷纷表示,将以吴孟超为榜样,秉持仁心仁术,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教授表示,吴孟超是学校培养的医学人才的楷模,他的一生,成就了“大先生”,令人高山仰止,“吴老的逝世是学校的巨大损失。同济医学院全体师生将化悲痛为力量,以吴老为标杆,发扬吴老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努力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德医双馨,同济风格’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大先生’,服务健康中国”。

(题图:“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23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