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风向变化,看新中国70年消费变迁

作者:lanke 时间:2019-09-24 12:48:01 点击:15561

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0年间中国经济“质”的飞跃,鼓了百姓的钱袋子,也带来消费上的悄然变化。

百姓钱袋子可查阅数据显示——

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

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为171元;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

再来看消费支出——

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

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

如果说,70年跨度里,物价、通胀等因素所带来的变化有些复杂,国家账本给了更为直观的数据,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人均消费支出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期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降低35.5个百分点。

百姓的钱袋子不再只为生计买单,而是有了更多的余力顾及其他。穿衣不再只为避寒,吃饭也非但求果腹。

14亿人口已经在由温饱向小康稳步升级,这其中除了直观的数据,还有温暖鲜明的记忆,记录着几代人衣食住行的变迁。

数说曾经的记忆,是“忆苦”,更为“思甜”。

(一)建国之初:红薯面是主粮,鸡屁股是银行

红薯好养活,耐旱、产量高又易储存,在没有饭吃的困难时期,是人们绝佳的口粮。

春夏秋冬,尤其是青黄不接的年头,吃的是红薯面、红薯粉、鲜红薯,挖一口地窖屯住了红薯就不怕饿着肚子。

那时候,小孩子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上全都是白面的饺子,可以穿上花布做的新衣服,不是哥哥姐姐穿小的哦。

这张照片流传甚广,当年的绑着红头绳小姑娘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母女的笑容都甜到了心里。

 

 

那个时候,凭票供应,这几尺花布或许是妈妈精打细算一年省出来的。

 

 

计划经济,凭票供应。计划之外的需求怎么办?那时的人们想出了以物换物的好法子,家里的鸡生出的蛋拿到大队供销社去,就能换取甜咸滋味。

这也就有了“红薯面是主粮”的下半句——“鸡屁股是银行”。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一只生蛋母鸡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决不亚于一个男劳动力。原因就是一个农村家庭的日常支出几乎全靠鸡下蛋。

据说,一个家庭能有三只生蛋的母鸡,就足够基本的日常开销。卖一斤鸡蛋就能换半年的盐、一个月的油、孩子一个学期的笔和本。一家人的生活就完全看家里养着多少个能下蛋的鸡。

鸡蛋支撑了一个家日常的开支,鸡蛋就承载着银行的重量,鸡没看住被黄鼠狼咬了,家里的“银行”也就倒闭了,就要爆发“金融危机”。所以,鸡窝总要搭建在离窗户近的地方。

(二)改革开放之后:时尚风潮席卷神州大地

改革开放之前,在来华的外国人眼里中国人都穿着同样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们便开始紧跟国际潮流,穿着喇叭裤搭厚底楔形鞋,戴着巨大的墨镜,顶着波浪大卷穿梭在街头。墨镜上的标签不能撕,否则不能识别为纯正的“进口货”。

 

 

收音机、港台带过来的饼干、可口可乐,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极为珍贵的东西。

1979年,首批瓶装可口可乐由香港发到北京,再次进去内地市场。

其实在这之前的1927年,它已经以"蝌蝌啃蜡"的名字出现在上海街头,只不过古怪的口味和气体,没有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而后又以“可口可乐”的名号打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女星阮玲玉还为其拍摄了广告,后来因社会形势复杂退出了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的大门还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喇叭裤。

据说,喇叭裤灵感源自于水手,他们把裤脚罩住宽大的靴子,防止水流进去,经过简单的改造设计,便被卷入了时尚的圈子。

喇叭裤在当时衣着单调的内地,掀起了一股流行风,也掀起了青年对流行文化的向往。以至于一想到喇叭裤,便能唤起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记忆。

其实,流行风尚的兴起,还与一个会发光的“箱子”有关。20世纪60年代,美国摇滚明星“猫王”把喇叭裤推向时尚巅峰后,又流传到日本和中国港台。后来,随着日本和中国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喇叭裤也一起风靡大陆。

这个会发光的“箱子”带来了外面的千姿百态,打开了中国人看世界的一扇窗。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名为《血疑》的日本电视剧传入中国,一时轰动了大江南北。

那时候,谁家院子里要是有一部黑白电视机,准保能吸引整个四合院或者半个村子的人气。山口百惠成为大部分国人的偶像。

早期这个“箱子”进入中国时,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小小屏幕便可演绎大千世界。尽管屏幕闪烁着雪花、画面不清晰,但还是趣味十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家开始有了余钱购买电视机,也不用掐着点去村长家了。

 

 

(三)电子消费出现:“大哥大”建立时空链接

随着经济发展对通信需求的增大,即时通讯工具进入中国市场。

1987年11月,广东省开通全国第一个移动通信网,“大哥大”也正式进入到中国大陆。

“大哥大”是手持电话的别称,体型大类似于板砖。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别着BB机,被认为是当年土豪的标配。

早期的“大哥大”使用模拟信号,双向收取话费,价格高昂。所以,即便手持“大哥大”,很多用户还需要兼配一部BB机。

数据显示,中国BB机用户量在1990年代末期达到了顶峰。有报道称,1998年,全中国BB机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哥大”一台就要两三万,可以说是天价,而那时候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哥大”的价格也逐渐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便携性也在改良,但是依然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的奢侈品。

随着小灵通的出现和手机的逐步普及,很快“大哥大”与叱咤多年的BB机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更轻薄、多功能、低价格的手机取而代之。

 

 

(四)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风起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1世纪,中国的互联网快速发展。

据中国Internet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万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就在这一年,马云创立了淘宝,开始搭建网络消费平台。短短几年时间,大家从抗拒到接受到习惯,淘宝成了网络空间购物的代名词。

如今,电商平台已如雨后春笋,各显神通,不只把大江南北网罗到一起,也把世界市场搬到了家门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全球美食,澳洲的龙虾、智利的车厘子、马来西亚的榴莲......应有尽有。

 

 

不只是吃喝,用的穿的也在向中国市场伸出橄榄枝。

网易考拉、京东海购、携程全球购等电商平台全球购兴起,把世界好货都搬运到了中国消费者面前。

有统计显示,单就奢侈品而言,中国的年消费额就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份额的33%,其中千禧一代成为主力军。

(五)短视频兴起:开拓新兴变现之路

移动网络和终端的发展,再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2016年,短视频兴起。短视频制作门槛低,谁都可以制作发布,从几秒至几分钟时长不等,从了解菜谱到获取美妆知识范围宽广。

短视频似乎只占据人们生活非常细微的部分,但是从“长尾”效应来看,这种短小的视频却能撼动巨大的消费市场。

百度发布的2019内容创作年度报告显示,短视频应用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比例高达74.19%。

 

 

在短视频平台上,诞生出大量带货网红。

其中,已成为现象级人物的李佳琦便是代表。

 

 

只要他一句“Oh my god!买买买”,销量便蹭蹭蹭直线上升。

2018年双十一狂欢季,马云以现场直播的形式与李佳琦展开挑战,比试直播“带货”成绩。

一次直播试380支口红、15分钟卖掉15000支口红、5个半小时带货353万,他再一次用专业和效率打败马云,坐稳“口红一哥”宝座。

 

 

时代变化越来越快。

在数字科技时代,中国的消费搭载着技术的火箭发展更为迅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还在不断探求新的消费模式。

新的消费模式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流行风尚,明天的世界是什么潮流,值得期待。(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