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培养路径如何优化

作者: 时间:2024-06-26 09:37:18 点击:4869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6月25日06版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长学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既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从分段到贯通是大势所趋

中高职贯通培养源自实践的需要。当下,中职教育已从过去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从以往的5%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上升到现阶段80%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升学,且大部分升入高职学校,贯通培养适应了中职教育培养定位的新变化。同时,高职教育从以往主要接收普高毕业生到如今普高和中职生源平分秋色,贯通培养适应了高职院校生源的这种新变化。此外,随着职业本科的稳步发展,贯通培养开辟了中职直升职教本科新路径。贯通培养打通了学生成长的上升通道,满足了高技能人才宜早、宜长周期、宜贯通的培养需求。

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为中高职贯通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202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

根据职业带理论,技能人才可以分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三个系列,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可以立足职业带的不同区域划分,衔接培养相应类型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中职主要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高职主要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复合型),职业本科主要培养现场工程师(综合型)。

贯通培养的多样化探索

从历史角度看,特定专业的中高职贯通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系统性改革。早在20世纪末,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就开始在一些重点职业高中进行“3+2”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改革的试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数量约占高职招生计划的1/4,且呈递增趋势。上海80%的中职学校、100%的高职院校都参与了中高职贯通培养。

从实践层面看,贯通培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江苏为代表的“五年一贯制”,由2003年成立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在中职学校进行全链式人才培养,目前参与的中职学校占全省的50%左右,招生占全省30%左右。二是中高职分段贯通制,主要有中高职“3+3”分段培养、“3+2”分段培养形态,还有河北省的2(中职)+2(企业实习)+2(高职)贯通培养。三是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制,福建省明确3所本科高校和10所中职学校开展首批试点,由试点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合作培养本科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余年的贯通培养实践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中职与高职在运行体制上隶属不同管理主体的“两段式”事实仍未改变。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贯通培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硬衔接”“假贯通”的问题,与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功能发挥不明显,中高职的合作还只限于一对一优质学校的校际合作,且高职院校积极性不高。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衔接,尚未建立统一的贯通专业课程标准,缺乏相应的教材,教学上往往“各自为政”。四是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相关学校间的衔接不畅,多与普高生源混合编班,对中职生源的学习需求考虑不多。

以一体化长学制优化培养路径

一要开展一体化顶层设计。国家层面整体设计、统筹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出台相关政策,如增加招生指标、奖励性绩效发放、土地政策等,提升各地各职业院校参与中高本贯通培养人才改革的积极性,协调解决贯通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省级层面精选学校和专业,选取区域优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以及龙头行业企业,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开展一体化培养试点,对于专业相关、区域相邻、特色相近的中高职学校优先考虑。

二要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培养方案由中职牵头、学校个别对接、零散改进、凭经验推进的做法,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高带低的原则,由高职学校牵头、中职学校配合,行业企业参与,一体化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解决人才培养的重复、交叉、断档问题。

三要一体化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对原有的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拆解、再造和改革。要对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以学生技能“阶梯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按照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制定中高本有序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教材。

四要一体化统筹教学实施。一方面,按照“整体设计、分段递进”的思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技能训练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中高职承接与延续的关系。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对普高生和中职生单独编班,分班教学。

五要一体化实行转段考核和学籍管理。过程性考核由高职院校与合作的中职学校共同制定,对贯通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等表现进行过程性考核,考核结果认定为合格的学生参加转段考试。转段考试由省级组织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点学生采取分段学籍注册,享受不同资助政策。

贯通培养为中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有可能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但这项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学制缩短和升学贯通上,这项改革也不是中高职学校围墙之内的课程或教学改革。改革要聚焦高技能人才能力的递进,重在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企业参与的改革共同体,形成中职为基础、高职为核心、本科为牵引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作者:曾天山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韩江萍、徐晔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邱懿系教育部职成司教学质量处副处长。本文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研究项目“职业院校课程教材与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CSZDXM2022013]阶段性成果)